诗中画语诗中歌——诗歌教学与书画音乐结合
文山市第十一中学教师:魏天妤
“岁月听取风的鬓角,襟花开得料峭。你们眼里的我们,年轻得刚好。日光垂怜沙滩,一夜步履蹒跚。风撩干花瓣的香,雨压碎眉骨的霜。我们耀世璀璨,眸里红炭。我亦阑珊,将岁月风光入殓,多甘愿。”时光荏苒,如同白驹过隙,转眼便结束了一个学期的高中教学生活,在本学期教学中,十分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了我们充分的鼓励和帮助,让我们对于高中教学明晰了方向,对高中教师这个行业以及具体的实践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感悟。
“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十分有幸我今天能站在高中的讲台上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虽然我们只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但我们饱含着热情,带着我们的理想,在这漫长的教育之路上一点点摸索前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学中,我感触良多,其中最令我感同身受的要数对于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激发,尤其是对于“三三一教学法”的讲解,丰富了我的课堂实践的理论,而这一周我们也尝试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收获颇丰。在诗歌讲解时,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充分尊重他们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加以引导,在实践中充分体验到了课堂的掌控,学生纪律的维持,课堂进度的快慢上的处理,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总结归纳,循序渐进的指引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错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认识自身教学经验的不足之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还有待我们去丰富教学实践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教学经验,我们满怀着热情披荆斩棘,“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在本学期的诗歌教学课程我尝试了用诗画同源的讲解方法,发现学生通过这样的链接能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同时我们也开始语文学科中主题活动的方案设计,提出了“诗中画诗中歌”、“你好,国学”的主题活动。将诗画诗歌与国学历史舞台剧互相联系,让学生进行实践,如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歌便可以采用诗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曲的内容加以理解之后进行诗画的创作,分小组,分班级进行比赛,鼓励引导学生完成,并能加以吟唱。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文学!
诗书画结合是中国传统最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欣赏的角度,诗书画能让诗词爱好者可以借助书画作品更加直观地品味诗词的意境,书法爱好者可以透过诗画作品更加完美地领悟书法心境,绘画爱好者可以通过诗书作品更加深刻地感受书画的物境,创作空间,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更大。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将诗词、书法和绘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满足感官审美价值的同时更能满足心灵需求价值。这应该就是崔国强老师所说的“诗书画结合,魅力无穷”真谛所在。其实,艺术家只有在拥有很高的诗词造诣、很强的书法功底、很好的绘画技艺的基础上,再去超越理性的束缚和局限,才能真正达到"诗中有书画、书中有诗画,画中有诗书"的艺术水平,进而升华到随心所欲的诗书画大家境界。崔国强老师常说,诗书画有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有题画诗与诗意画两种,再加以书法创作。诗书画结合的核心在于意境、情境的表达。在新时代,新时期,新思想的今天,高雅艺术的诗书画结合及创作,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把中国诗书画的创作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崔国强老师表示,高雅的诗书画创作要在充分展现文化自信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旋律、正能量的基础上,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让诗书画创作接地气,让普通百姓看得到、看得懂,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尽到新时代诗书画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
“诗书画结合,魅力无穷”,诗画结合,传达情意;作诗悟画,品味诗意;课前绘画,感知诗意;课后作画,再现诗意。 以画传情,以歌咏情的诗歌意境教学方法,在许多的古代诗词教学中都可用得上,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古诗十九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天净沙·秋思》、《爱莲说》、《望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等。
要让学生自主地走进诗歌的意境,达到诗歌教学的最终目标,还需要其他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比如在堂上的诗画结合,最好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上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效果会更好;课前、课后的作画,如能取得美术教师的配合和支持,同样能够将效果提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体会来看,以画传情,以歌咏情的意境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和陶冶性情,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效果相得益彰!
而国学历史舞台剧的表演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我们将文言故事融入到其中,更好的让学掌握文言文的特点与运用。校园可以说是中国历史舞台剧的摇篮,学生作为校园生活的主体,体现出了艺术审美的显性特征,校园历史舞台剧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开拓思维、开发智力潜能、协调身心发展,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当代学生责任与使命意识、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感,对培养学生直面现实的实践品格等方面发挥了隐性作用,从而构筑文化育人的场域。对促进当代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意义,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如《秦时明月》、《荆轲刺秦》、《精忠岳飞》、《花木兰替父从军》、《霸王别姬》、《赤壁之战》等等便可进行实践。
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从一个纯文学的剧本到呈现出集声音、画面、视觉、听觉相融合的生动舞台艺术作品,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累,把想法变成真实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除此之外,还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团结合作是一部话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话剧中包含剧本创作、导演、道具筹备、演员排练、舞台呈现以及前期宣传等很多工作,这些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学生在话剧排演的过程中既充当演员又要担负起创作和剧务等角色,与整个团队进行全面沟通与协作,团结一致,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上中国古文,体会中国文化的儒雅与博大精深。
除此之外,我还体会到了备课的重要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备,慎也。而余文森也曾说过:备,思想上高度重视,谨慎而为。
《诗经》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教师一直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更需三省吾身:怎样才能不负这一光荣称谓呢?
教育者,立国之本、兴国之本。多年来,我市的教育成绩始终排在全省的下游,比之曲靖、玉溪、红河,我们的差距很大,文山的教育事业百端待举。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大学时我们满怀理想,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们满腔热情,立志践行教育教学的职责,承担起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神圣使命。然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曾几何时,在岁月的冲刷中我们的这种初心和使命感逐渐有了松懈和淡化。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主动,努力上进,并认真思考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去实践教育我们的学生,如何做到身体力行。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开始,我积极主动去接受和融入集体,主动学习充实自己,细心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关心关爱,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认真备课,努力实践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荀子在劝学中曾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觉得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来共勉。我开始认真反思总结每堂课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优缺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综合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努力实践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我们要广泛学习他人的长处,博采众长,博采他山之石,成就攻玉之器。十分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对我们的不抛弃不放弃,对我们的耐心细心的帮助,主动了解我们的整改情况并提出宝贵意见,让我暗暗立下决心努力奋进。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欣喜地发现现在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我的一个学生前两天和我聊天的时候和我说:他觉得自己进入高中之后感觉自己完全变了一个人,曾经自己像一个小混混一样,现在他才开始觉得自己真正意义上是一个在读书学习的人,他知道了他的身上肩负着重任,开始会关心他人,感恩父母,尊重他人,审视自己,他说他突然明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正含义,他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让父母和老师失望,会努力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那一刻我突然觉得非常欣慰,缘来我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还是有回应的,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抱怨学生的差异性,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陪伴他们成长,我们是参与了一个生命的重塑的过程,我们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共同努力,成长为更好的我们,所以,当看到学生一天天变得更好,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一定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只给他们一个答题模板、一个生硬的标准答案。
我们要教会他们的是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他们坚强的毅力而不是温室里的小花。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我们的人民是怎样的人,那么我们就先做怎样的人!在这个充满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成就大事。而我们要培养的正是仁义礼智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之栋梁。我希望将来我的学生们都能拥有璀璨的前程,即使没有,我仍希望她是一个内心勇敢真诚善良美好文明礼貌的热爱生活的人。即使历经磨难,仍然能修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与坦荡。我们肩负着任重而道远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更应不断实践,上下求索,砥砺前行。
人的幸福不是在于自由,而在于主动承担责任。我们要重拾青年时的热血,为改变文山市教育的命运而奋斗!时代呼唤我们,我们勇敢回应,勇于改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拿出我们的利器,付诸于实际行动中来!把思想觉悟和行动觉悟结合起来。光有思想,没有行动救不了国家。有思想,不行动,是空谈主义。我们要将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教育是良心事业,它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不懈的努力用毕生的精力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唯有形端才能影正,教师的品质、人格、习惯和处世态度,时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在我们的眼前成长、变化。当教师意味着亲历“创造”过程的发生——恰似亲手赋予一团泥土以生命,没有什么比目睹他开始呼吸更激动人心的了。
品读经典,涵括古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教师一定要时刻为学生作出好的榜样,严于律己,一言一行都要作出好的表率。教师应明白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身教更胜于言教。既然学生将前途和命运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教育,“关键是,即使在始终无人瞩目的暗夜中,我们也曾动情的燃烧过那不肯安歇的灵魂。“为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够禁得住内心灵魂的拷问:我们是否真的问心无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实践“老山精神”“西畴精神”,努力进取,刻苦钻研,以“文山之干”武装思想,加强自身建设,从严自律,保持清醒的头脑,艰苦奋斗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在大事上一定要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把握,自重、自警、自励,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为文山市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自己从小十分喜爱文学,同时父亲和很多家人都是教师的缘故,我从小便对教育和文学有了浓厚的兴趣,深感教育之重要性和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因此从小便立志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学习中我一直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加强社会实践能力。正如诗中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我十分热爱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同时也关心教育教学事业,推崇“寓教于乐”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思想上:力求上进、性格坚韧,我的性格活泼开朗,温柔可亲,待人热情真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能积极地适应工作环境并融入其中。正如古人所云:“学无止境”,因此在未来的路上我将会不断进取,“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因此我努力想要更为更好的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和工作阅历。并将持之以恒的做好该做的各类事情。踏实做事,诚实做人。
我想,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唤醒,是一种教育手段,孩子们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有时候,教学生活确实有些许疲累,但是,每当我看到学校这些可爱的学生们,他们天真无邪的样子,他们渴望学习与知识的目光,他们的纯真、善良、美好……想到这些我便不由得眉开眼笑,我发自内心地爱他们,甚至是热爱!对于孩子们的喜爱是我工作中不竭的动力!同时他们也是极其喜欢我的,我的一举一动,一忧一喜都牵动着他们的心,他们就像是把我当作他们最知心的朋友、家人,每天他们都会给我诚挚的问候:“老师好,老师早安、午安、晚安、好梦、老师,我们爱你!”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话语流淌在我的心头,给了我坚持的勇气与无限的力量。
每当我难过忧愁的时候,他们会给我鼓励,给予我肯定,为我拭去伤心的泪水给予我理解与陪伴。我觉得,我与他们是共同成长的。这让我每天都如沐浴着春风一般,这让我对教育事业充满了信心与爱。“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或许我便是一个童心未泯之人,我是十分喜欢与孩子相处的,他们的快乐可以感染我,而我也不断在他们身上尝试着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我感觉,我从未后悔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这是我从小到大的理想,而我,如今越来越热爱它了!
而教育,它是一门艺术,永远包含着善良与宽容,以春风化雨般的力量,将每一个心灵的闪光点放大,同时,教育又充满了人性的智慧。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心灵都是一个丰富的宝库,怎样发现并开掘它,这个过程妙不可言。
另外在教育教育过程中,令我感慨的便是对于教师的教学心态方面,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可能会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与教学,特别是班主任和值班,真的是披星戴月,但是我们甘之如饴。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要尊重珍爱我们的学生,把他们当做我们的孩子一样,给予他们关心关爱,做一个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的明师,指引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之路,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灵。坚定我们的理想和信念,“不畏浮云遮望眼”、“衣带渐宽终不悔”,方能“持之以恒遇庆典”!
同时我们自身还要德艺双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更应该提升自己教学经验与自身的学识。“博采他山之石,成就攻玉之器”,“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在教学中明德笃行,严于律己。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虚心好学,主动求教。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冷思、凉品、远看、慢行。在教学中活学活用,对学生要注意因材施教,使学生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而我们也是主动即自由,成长即幸福。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怀着我们的热爱,将学生这块璞玉加以精美的镌刻。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对于学生,我们若爱,便请深爱;若教,便请全力以赴!我们将是开启万千世界的人,我们要心胸宽广,海纳百川,用我们的爱心去温暖学生,让他们沐浴着爱的春风茁壮成长。“霜浓绿色贵,雪厚红颜尊”,我们要敬畏我们的职业,“一颗丹心,两袖清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调整好心态,每天满满正能量出发,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高尚师德,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我们要宽容、理解、感恩、微笑、赞美、自律、感悟、与学生一起互相尊重,快乐成长,幸福生活,静待花开!
2023年2月14日写于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