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sezjwxy.com​​​​​
​​青少儿作家文学院
青少儿作家文学/中小学文学作文/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舍生而取义者 文山市十一中魏天妤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自古以来,生与义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舍生取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从古到今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前仆后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艰苦奋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成就大业。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来源:原创作品 | 作者:文山市第十一中学教师: 魏天妤 | 发布时间: 2023-04-17 | 620 次浏览 | 分享到:



舍生而取义者

文山市第十一中学教师: 魏天妤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自古以来,生与义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舍生取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从古到今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前仆后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艰苦奋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成就大业。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生存与仁义不可兼得时,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生存固然重要,但人生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若是在义面前忍辱偷生,绝不会受人尊重。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

在对待生于死、利与义的问题上,两千多年前的大思想家孟子曾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此,舍生取义成为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一直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壮士豪杰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真理和梦想,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如群星般在历史的天穹上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一身侠胆的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终于血洒秦宫,慷慨就义;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留于后世的状元郎文天祥,用自己的生命为舍生取义作了最好的注解!

若是为了生而舍义,生存的有何意义,难道永久活在愧疚之中,笼罩在阴影之中吗?这样庸俗的活着实在是一大终身遗憾矣!

那么我们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无私奉献,乐于成全他人,勤奋好学,性格乐观开朗,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坚定的信仰!有着革命的青春、理想、活力与热情。我的应该是真、善、美的化身,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存在的人!如若不是追求这样,有何存在价值可言呢?

人活着就应该是有气节,有尊严的。我们应该做一个坚强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人,应该要善解人意,乐观真诚,应该是是像诗意一般,是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是动人而美好的,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像生命中的亮丽的光彩,让我们为之去追寻,去渴望,去超越自己,去热爱生活,去向往幸福与美好去向往光明,去使有限的生命散发出无限的希望与光芒。如若不然,“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为了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现在,“义”并不代表舍弃生命,而是正义的替身,是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新时代一颗璀璨的明珠,请让正义在我们身边永垂不朽。

    一生豪气藏忠魂,舍身取义第一人。生而在世,请活的有价值!  

 

2023年3月14日写于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