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练习:找主谓宾-重点词:
1、近年来,中文标识作为重要的文化景观,日渐成为海外一道风景线。
2、据了解,中文已成为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国际粮农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的官方语言和工作语言。
3、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不仅留下来数以万计的商品买卖契约、财产转让凭证、庭审笔录、国内外条约等多种法律文献,而且制定了《乌尔纳姆法典》《李必特-伊什塔尔法典》《汉穆拉比法典》、中亚述法典和新巴比伦法典等成文法典,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诉讼制度。
4、中国有着悠久的史学传统,史学兴起的缘由和发展的动力正在于它能为现实生活提供导引。
5、现今在伦敦和巴黎存有两块萨珊时代的丝绸残片,它们色泽鲜明,图案精美,是伊朗丝织业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象征,也是古代伊朗丝织品在海外流播的历史物证。
6、源头治理与兜底保障相结合,才能更好实现产业有序发展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的平衡。
7、在西班牙,“慢食”一直是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饮食观念。
8、尽管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崇尚法治,并创制了较为完善的诉讼制度,但相较而言,与司法审判相关的文献并不十分丰富,因为大量争端并没有进入司法程序,而是在庭审前达成了和解,调解仲裁也是化解纠纷的常用手段。
9.“管理”更多强调的是自上而下的维度,而“治理”则具有更多平等和共治的意味,是公共事务相关主体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有序参与,是各类主体围绕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协商互动。
10.商业设计也许越来越被赋予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价值,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
11.面向普通公众的科学传播更加需要寓教于乐,其意义无外乎强调信息的传播要嫁接到艺术的手段上来,这样才能触动公众的神经,引起他们的共鸣。
12、无人驾驶研发者应该注意的,研发应当考虑周全而不能激进,毕竟自动驾驶能否应对复杂的道路环境,必须经历“路考”的检验。
13、温湿度的控制是美术馆展陈、藏品库房环境管理的最重要环节。
14、目前旨在帮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冰桶挑战”项目,也应警惕因过度娱乐化而产生这种效应。留下慈善真精神而不仅是明星录影集,这场跨国接力才算圆满。
15、在使用哲学的逻辑化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定量是必不可少的。
16、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市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支持。
17.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产生,不间断电源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通讯系统以及其他电子设备,不间断电源把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再对蓄电池充电。这样,在停电时,蓄电池即可以弥补断电的间歇。
18.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抓主旨词:A的B是C的D。= B(主)是(谓)D(宾)概括归纳
字——词——句——段——文章 文章——词
A的B相当于AB一致
例子1:孔雀蜘蛛的体型非常小,只有4毫米到5毫米,其中,雌性蜘蛛比雄性蜘蛛大。不过,就是这样小的身躯,也能靠着大自然的 吸引人们的注意。
A.鬼斧神工 B.精雕细刻 C.巧夺天工 D.匠心独运
异曲同工之题:
1.大自然的______创造了光这个神奇的东西,因为光,我们能去感受这个斑斓的世界。光有着绚丽的色彩,而其中最为神奇的要属绿光了。尽管______的世界里到处都能看到绿色,但是植物的绿色属于反射光,植物本身并不是绿光源。
A.鬼斧神工 五彩缤纷 B.巧夺天工 五颜六色
C.天造地设 万紫千红 D.匠心独运 姹紫嫣红
2.大自然的________让囊谦县成为了神圣的万山之宗、圣洁的江河之源,扎曲、孜曲、巴曲、热曲、吉曲五条大河由西北平等向东南贯穿全境。有人戏说,在囊谦旅行,不需要准备矿泉水,随处可见清澈纯净的溪流,掬________清泉入口,甘甜爽口,________。
A.鬼斧神工 一捧 沁人心脾 B.天造地设 一把 心旷神怡
B.巧夺天工 一掌 美轮美奂 D.神来之笔 一洌 乐以忘忧
2.区块链技术使得消费者可以放心“买全球”。当货物从海外运往中国时,物流数据已经开始在区块 链上运行。每个进口商品都获得_____的“身份证”,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生产、物流全环节,所有信息不可_____,海淘又多了一分保障。
A.简明扼要 变更 B.独一无二 篡改 C.一成不变 复制 D.与众不同 撤销
23.红树林的地下部分长期处于厌氧环境,减缓了根系和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加速了碳埋藏速率。此外,红树林大多分布于沉积型海岸河口,由上游河流和海洋潮汐共同作用带来的大量外源性碳,被它们固定并快速沉积下来。这________的组合拳使得红树林成为海岸带蓝碳碳汇的主要贡献者。
A.取长补短 B.标本兼治 C.开源节流 D.一举两得
言语理解解题关键就是精准找句、找词、找高频词。
一、言语关键句、关键词
1. 重点句:首尾句、转折句后面(但、却、然而、实际上)、递进句后面(更、尤其、甚至、更加、特别)、对策句(应该、必须、要、应当、--是--)、总结句(因此、所以、于是、这、总之、也就是说)
2. 重点词:上面句子中的主语宾语,双引号中的词、高频率出现的名词
黄色与红色一样,是中华民族偏爱的颜色。在与“五行说”相对应的“五色论”里,黄色代表土,居于四方的中央。东汉的儒家为了抬高君权,突出了“五行”和“五方”中“土居中央”的观点,把土说成是一切元素的根本,因此中央是至高无上的,这也极大地提高了黄色的地位。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也接受了这一说法,把黄色定为正色之首,随后的隋、唐王朝都加以效仿。从唐代起,正黄色成为皇室的专用色,滥用即会获罪。时隔千年,虽然黄色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金黄色那高贵庄严的气质依然存在。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分析中华民族偏爱黄色的原因
B.追溯土居中央观念的形成历史
C.探讨颜色与五行观念的内在渊源
D.强调皇权观念对色彩文化的影响
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次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素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
B. 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C. 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
D. 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