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乡已经20余年,现在每次回去都感慨颇丰。 自从读高中到参加工作以后,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几十年来,看到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总想把家乡的变化记录下来,一直没有下笔,这次终于如愿将这乡土情缘跃然纸上。 我的村庄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地名叫广南县坝美镇董幕村。这里土地肥沃、山清水秀,这方水土哺育着一代代人民;这里乡亲勤劳善良、民风淳朴,这群百姓描绘着一幅幅画卷。

乡土情缘——我的村庄(散文作品)
文山市文山电力公司作者:黄 呈(壮族)
离开家乡已经20余年,现在每次回去都感慨颇丰。
自从读高中到参加工作以后,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几十年来,看到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总想把家乡的变化记录下来,一直没有下笔,这次终于如愿将这乡土情缘跃然纸上。
我的村庄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地名叫广南县坝美镇董幕村。这里土地肥沃、山清水秀,这方水土哺育着一代代人民;这里乡亲勤劳善良、民风淳朴,这群百姓描绘着一幅幅画卷。我的乡亲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在这片美丽的山水田园里创造新时代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的村庄,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乡土情缘!
小时候,一眼望去,我的村庄还是一片土基墙瓦房,偶尔还有零星的茅草屋;90年代末期,村庄基本是红砖墙瓦房,偶尔有几间土基墙老屋;而现在,我的村庄基本都是混泥土浇灌新房和农村别墅了,偶尔还有几间红砖瓦房。这就是我们村庄变化的新时代面貌。
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我的村庄也沐浴着改革的东风。人们为了摆脱往日贫困的面貌,背井离乡出去打工挣钱,回来改造贫穷落后的村庄。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百姓们终于从吃不饱饭迈进现在小康的幸福生活。
曾记得,90年代初,我的村庄连公路也不通,出去卖点农产品基本都是人背马驮,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了好几个小时,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多不便;电也不通,我们做作业还是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完成;喝水也靠人挑,每天早上路上都见到人们在挑水,就医就学相当困难,多数家庭的孩子因为学费问题都上不起学……
在国家大力扶持农村的政策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人们过上柏油路到家门口、电也通了、自来水也有了,加上近几年的脱贫攻坚,连贫困户也已经脱贫,家家户户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我的村庄,从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走到如今家家户户盖上新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国家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
这些都是得益于国家富强。新世纪以来国家连续十二年的一号文件都是聚焦三农、关注三农,让农民、农业、农村良好有序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
随着国家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时代“三农”将会发展得更加科学完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央财政将积极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续写“三农”发展新的辉煌。
我的村庄,将伴随着国家的政策号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加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自然生态环境,保住绿水青山,留住乡土情缘。
【作者简介】
黄呈,笔名,晨鹰,文山州作家协会会员,从高中开始发表诗歌及散文近60篇。毕业于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自考本科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在供职于云南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