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sezjwxy.com​​​​​
​​青少儿作家文学院
青少儿作家文学/中小学文学作文/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生命难寻知己 云南文山沈小宁
我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位迟来“解读民族”的西北读者,是一位十年“寄梦彩云南”的旅游使者,是一位痴情“民族文化”的西北汉子,是一位结伴“文学梦想”的痴情朋友……
来源:原创 | 作者: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沈小宁 | 发布时间: 2021-05-18 | 810 次浏览 | 分享到:
生命中难寻的知己《盘龙河》
 ——相遇文山《盘龙河》有感寄怀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沈小宁(男)


  我来自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位迟来“解读民族”的西北读者,是一位十年“寄梦彩云南”的旅游使者,是一位痴情“民族文化”的西北汉子,是一位结伴“文学梦想”的痴情朋友……

    1994年离开故乡陕西。在北京求学工作了七年,就与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分别了。我独自南行,四川、贵州、江苏、浙江……二十年光阴,如云烟消散无影。我变成了一位面孔全非又枯瘦的中年老男人,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一切都变了……我唯一没有变的习惯是,拜读一些文学作品,翻阅一些文学刊物,想想以前的作家老师和文学朋友。二十余年唯一没变的,只有对老师和文学的记忆,对文学的爱好依然存在,热情挚爱依然存在……

  一个“文”字,就让一个从事十多年文化工作的中年人“心动”。从八岁上学到三十五岁的我,唯一没有失去的就是一字“文”。一个“山”字,就让一个喜山的虎年男子“神往”。从老家陕西“岐山”县走出去,来到驻地北京顺义区“牛栏山”镇的部队。六年后受邀南下四川“乐山”市,四年后打工于江苏“昆山”市,二年后又在浙江“象山”县四年……2009年下半年,为了探寻民族文化,以解前缘,我兴然来到红河州。这里却是少了一个“山”的缘份。

    2010年7月,有机会来到神奇梦幻的旅游城市——“文山”。对于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文山”,我有着一种全新完美的印象和好感。自然生态美和精神面貌美是“盘龙河”给我的整体印象。文山城之美,美就美在盘龙河。

      走在文山城,一条“盘龙河”贯穿南北,蜿蜒流淌不息,犹如一条白色金龙盘绕在文山,连同文笔塔,都有驱邪化灾的说法。文山真是山下有水,水旁有山啊。走在文山城,我就像是无形的仙者,又像是无形的绿风,自由自在,游走于山水林间,我置身于仙境了吗?……

  不管你是开怀还是伤悲,漫步于“盘龙河”堤岸上,听着哗哗河水,如聆听似教悔,都有一种与知己散步谈心的惬意舒怀……

  诗咏盘龙河:八月十五月色新,江如吟龙烷蜒行。二十四湾碧玉水,一湾一月一夜明。我知解了“盘龙河”多多少少。盘龙河,古名叫壶水,是一条中越国际河流。清康熙初年以河道曲折盘旋,娇若游龙而命新名。全长 253.1千米,流域面积 6497 平方公里,发源于红河州蒙自县三道沟,经砚山县从西北向中南贯穿文山腹地,中游河段蜿蜒环绕文山城后从东南方向流去,流经西(西畴)界河、马(马关)界河、麻(麻栗坡)界河,由船头出境流入越南国后交泸江汇入红河,归宿于海南北部湾海域。

      文山古城形如一平置葫芦,盘龙河水如玉带缠绕其间,九曲十八弯,从龙潭寨至迷洒段21公里就有大小河湾130多处。南桥至北桥垂柳如林,百鸟啼鸣,形成内外八景,即“盘水回波”、“二桥烟柳”、“西华列戟”、“双桂争奇”、“钟林瑞梅”、“虎沟烟雨”、“南桥夜月”、“雁塔秋风”。 盘龙河在文山县境内流程104公里,境内径流面积2698平方公里。

     盘龙河穿天生桥,过险峰峡谷入文山坝子后,河道弯曲狭窄。从入坝到出坝直线长21公里,河流迂回弯曲达34.5公里,共有大小河湾130多处.平均每公里4弯。仅在17.89公里的河段内,就有攀枝花下寨、法古寨、环文山城、禾木坎、小寨、牛头寨、藤子寨、大沟绞、花桥9大河湾。盘龙河沿流汇入新老龙河、三板桥河、德厚河、马过河、法克河、布都河、畴阳河等十多条支流和大洞坡溪流等百股大小溪流。河道流经处,群山入云,古林茂密,两岸土地肥沃,村寨星罗棋布,鲜花盛开,鹰飞鸟呜。尤以流经文山坝子的一段河道最为开阔、美丽。这里就是文山州府所在地——文山城。老君山保护区是盘龙河水源的主要发源地。盘龙河是该县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水是生命之源,“一水护城将绿饶”,这是文山城美之根、秀之缘。

      我数次站在船头口岸,看着“盘龙河”端庄秀美的背影,慢慢走入越南国,消失在视线中,依恋不舍,心中神伤……       

       2010年10月20日,我拜访文山州作协文联老师时,知道他们主办的文学月刊《含笑花》,文山市作协文联主办了《盘龙河》文学月刊,非常欢喜欣慰……

  为了生活,忙于工作。在学校的工作时间和政府部门一样,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七八点钟上班,下午五六点钟下班。休息日都在休息,去了很多次都怏怏而归。

     2015年5月25日下午,无事闲游在网络,习惯于搜寻文学网站和报刊以寄托内心空虚,充实精神世界。无意间,进入了文山市政府网,《盘龙河文学》跳入我的眼帘,给我打开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打开了下一层的内容和版面。“是的,是你啊,《盘龙河》!——”我几乎惊叫起来……

     时隔五年的一天,我休病假在文山。2015年5月26日下午,我独自打探,寻找到了文山市作协文联所在新址,见到了作协文联主席和两位老师。在办公室等人时,无意间《盘龙河》三个鲜红大字映入我的眼帘,把我的“心”“神”揪住。我敏捷地从书桌上捧起这册月刊双手捧着《盘龙河》翻看时,一种格外“兴奋”和异样“冲动”的感觉油然而生……

     惊喜万分地遇到了五年未见面的文学期刊《盘龙河》。由此我也认识了二三位作家老师。她(他)们的声音亲切又熟悉:“你找谁?——噢,请坐请坐,喝水喝水!……”我当时体会到了人世间最亲最真的感情——“师生情”。我急切又稚气地询问:“老师,我一直想着拜见您们,赏读《盘龙河》!——在这个边远偏僻的地方,我只有将无耐痛苦变为安慰快乐!……”对面的作家老师当年样亲切自信又阳光成熟:“《盘龙河》现在搬到新址了。——这么多年,      《盘龙河》一直在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着!……”

       我感动的差点哭出来。我都是年近四十了,作家老师们早已不在年轻了。

       遇到了五年未遇的文学知己《盘龙河》双月刊,就像“相思病”得到了“解药”,无限喜欢和爱恋……

    离开办公室之际,我硬着头皮向一位作家老师讨要了2015年第一期《盘龙河》这期月刊。因为这期月刊桌上大约百十册吧,所以那位作家老师慷慨地“送给”我一册。就这样,我与作家老师和《盘龙河》相识了。

       拿到《盘龙河》2015年第一期,与今日已相隔7天。这份晚了五年的文学期刊,对于我又是那样的“珍贵”啊!

        回到住处,我爱不释手地把这份《盘龙河》放在床头桌上,当“宝贝”似的。此后几天,我一有空就翻阅……

    《盘龙河》本期栏目有 “药古飘香”、“七香故事”、“历史时空”、“ 心灵驿站”、“小说世界”、“影视文学”、“ 诗歌园林”、“校园蓓蕾”、“文苑信息”。该期月刊2015年第一期,用文学的手法,新闻的角度,散文的描绘,精炼的语言,通俗的理念,丰富多彩的细节,使我深入地了解到“民族文山”的人文历史和民族生活等现状。本期《盘龙河》封面简洁明快,田园风光上方白底红字竖排“盘龙河”,“文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左上方白底黑字,主要作品题目“药谷恋歌”“探寻逐步消失的铁桥”“南疆喋血记”“护七行动”“平坝行”“2015年第一期”。本期《盘龙河》内容给我的整体印象,庄重高雅又质朴含蓄,真是雅俗共赏,体现了文学作品的本色。

  《盘龙河》在她(他)们地调教培养下,长成一位十岁儿童……光阴如斯,岁月似箭。当夜我彻夜未眠,那种情愁,不光只是文学和师生的问题,是人生和真情,是爱好和永恒……    

       2015年5月26日下午3:16,是我在云南文山五年中经历最盛大最丰富最富有最美好最永恒的时刻……

     当我看到《盘龙河》时,就如同上天赐给我一位“梦中新娘”。对于我,一位忙于“生存”和“追求”十多年的单身男子,这又何止是“心动”和“神往”啊?——我,整个疲惫劳累的身心,一下子从社会生存的牢笼中解脱出来……

      “老师,您好!《盘龙河》,您好!……”这两句最简单最熟识最平常的话,是我最深沉最真诚最永恒的心声呼唤,是儿女对父母的呼唤,是病人对生命的呼唤,是大地对春天的呼唤……

         《盘龙河》深深吸引了我。大概因为我对“文山”两个字的最初吸引有关,对“盘龙河”地追溯爱恋有关吧!

           希望《盘龙河》成为文山文学爱好者的会所,成为文山青年作家们的摇篮,成为全国作家们的纽带……

           深爱《盘龙河》五年了,希望我与《盘龙河》成为生命中的知己,一生的知己!

                                                                                 

 ———《盘龙河》五年未见面的文学读者、使者、朋友:沈小宁

                                                                                                                     2015年6月26日随笔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