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sezjwxy.com​​​​​
​​青少儿作家文学院
青少儿作家文学/中小学文学作文/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母亲采摘火红杨梅 作家:杨宏应
2015年5月20日早上,上完早上两节课后,我带着儿子到65公里以外的县城看病。我们乡下人为了看望县城的灯火和把山货带到城里做买卖,必须起早摸黑地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大山……
来源:转载 | 作者:文山作家:杨宏应(文山苗族) | 发布时间: 2021-06-25 | 841 次浏览 | 分享到:


心似母亲采摘的火红杨梅(散文作品)

文山作家:杨宏应(文山苗族

 

2015年5月20日早上,上完早上两节课后,我带着儿子到65公里以外的县城看病。我们乡下人为了看望县城的灯火和把山货带到城里做买卖,必须起早摸黑地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大山……  

开始内人说:“我背孩子到文山检查看看,下午你帮我上第一节,晚上上晚自习之前应该能回来了。”今天她的课还多。我说:“今晚第三节晚自习我才有课,我背去好了,你安心上班,不要影响工作。”于是我背着孩子去到公路边等车。在童年的记忆中,小时候我妈妈也经常背着我在路边等车的,一些素不相识的司机会热心地停在路边,热情地让我们上车。可时不凑巧,蒙自到文山的中巴车刚刚走了一辆。等了几分钟,有一两微型面包车从学校方向朝公路边开过来,我摇手招呼:“师傅,你要去文山吗?”  

“哦,是杨老师啊,去的,上车吧……”司机回答道。  

我背着孩子上了车,司机问到:“你一个人背着孩子,爷俩要去文山做客吗?他妈妈呢?”  

“这些天孩子身体不舒服,我带他到文山检查看看,孩子他妈今天课多走不开,而我正好没有课。”我回答着。  

在一问一答中,车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行进,不一会就来到了县城。我从包里掏出车费给司机,坐在副驾驶的一个看着面善的中年妇女说:“不要开车费了,你还要带孩子到去医院看病,就拿去买糖果给孩子吃吧!”我一再要求,他们坚持不收我的车费。我只好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这位妇女的话让我感到一种久违的淳朴。现在人与人之间互相防备,也越来越冷漠了。他们给我送来一份温情与关爱,我和孩子都会记住并且永远记住。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  

在文山,带着儿子去吃了本地的烤土豆和豆腐,要来一碗粑粑丝和一碗小铁头菜汤,爷俩就边吃边享受。吃饱后就背着儿子来到了文山市妇幼保健院,经询问住院部的医生,医生说你背他去文山州二院检查看看再说。我想门诊医生还没有上班,先等门诊医生上班,咨询后再做决定吧。在医院大厅里休息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则消息,是文山市古木镇中心卫生院一名职工患尿毒症,医病花去了30多万而欠下20多万的债务,仅靠单一的工资收入的家庭一下陷入了困难的泥潭。好在人间自有真情在,文山市妇幼保健院全体职工自发并倡议人人献一点爱心,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每个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  

于是,我背着孩子,掏出刚刚从文山市文联领到的稿费(在2015年《文山盘龙河》杂志第一期上发表一篇《苗山樱桃红》的文章,共3909字,310元的稿费),去到院长办公室,捐了一点钱。院办的人说:“真的爱心人士,还背着孩子,并且是用自己的稿费。你是哪个单位的?”我说:“不要问单位了,捐点心意我就走了,我还得背孩子去医院检查呢。”走出院办,我就来到了保健院门诊部了。  

检查孩子身体没有问题后,开了一点消化方面的药,买了一点生活用品,我就背着孩子踏上返校的汽车。  

还在文山的时候,我妈妈就给我打电话,“孩子,你在文山要上车的时候告诉我,我摘点杨梅和桃子来公路边等你们,这些天杨梅红得很了,我和你爹身体不好,又不能吃。”此时此刻我知道还有一个人永远等着我!车到薄竹镇街上的时候我给妈妈打电话说:“妈,我们到街上了。”电话另一头传来:“我已经在公路边等你们好一会了。”放下电话,我感觉到有妈妈的孩子,不管你年纪多大了,都是天底下最幸福最幸福的人!  

下车来到学校,把孩子喂饱后打开妈妈那一包装着满满母爱的小包裹,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又大又红的杨梅,此时第二节晚自习下课铃声响了,我知道我该准备去上第三节课了。  

 

作者简介:杨宏应,笔名善卷,男,苗族,1984年3月出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供职于文山市薄竹镇乐诗冲中心学,中学生物教师,中小学一级职称。 杨宏应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苗族作家文学研讨会。 杨宏应文山州作家协会会员,,文山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文山州苗族文学期刊《苗岭花山》主编。  杨宏应的主要述著,有教育散文集《守望诗意的教育》(13万字),散文集《风雨茅庐》(18万字),苗学著作《话里话外话苗族文化》(12万字),苗山散文《立誓追寻教师梦》、《薄竹山脚下的浪荡汉子》、《长满樱桃的苗族山寨》、《薄竹山上永远的红杜鹃》、《美丽在脚下延伸……》、《追忆银杏往事》和《诗意老君山》等。此外,还有纪实文学《中国草根拳王熊朝忠》(5万字),中篇小说《后妈》和小小说《回老家》等。 教学论文和教学随笔发表于《文山日报》、《文山教育》、《文山春蕾》和《盘龙河》等报刊,征文比赛先后获得30余项。